close

 

  去年年底,印度女學生在公車上被強暴一案,震驚全世界,各國媒體焦點再次聚集在印度大大小小的強暴事件,抗議強暴的社會運動,以及警察與司法的處理方式。

  然而,當各國媒體聚焦在此案時,卻也讓我們忽略造成強暴背後的強暴文化。這當然不只是印度的文化,同時也是美國的,台灣的,世界大部分國家的強暴文化。強暴文化嵌入日常生活當中,以男女對立,男強女弱,男陽剛女陰柔的方式,深深印刻在我們的思想行為與對世界的認知。在這樣二元對立的男女認知下,男性的強,男人的陽剛,是建立在控制上,而他們所控制的,即是女人的身體。男人權力和性權力一向密不可分,越有權力的男人可擁有越多的女人;女人,在陽剛氣質的定義下,只能是男人控制的擁有品。當男人失去權力時,他們常常以強暴作為一種控制的表現,來展現符合主流所定義的陽剛氣質。同樣的,在無數的戰爭當中,強暴被合理化為一種武器,戰場上的軍人,常被要求要在敵人的面前強暴他們的妻子與女兒。這對敵軍而言,是種閹割,是告訴他們,藉由強暴你的妻女,我擁有了你的性權力;同時,這也是一種殲滅種族的戰爭。

  如果說強暴是種男性集體權力的展現,那在強暴文化裡,這個集體權力的目的即是在控制女性。我們發現,當印度強暴案被媒體報導的沸沸騰騰時,印度許多地方都採取了限制女性行動的措施,藉此『保護女性』,免得他們受到強暴者的侵害。譬如,德里警長就要求女性晚上不要出門,還有女性不應該穿著暴露時髦的衣服,不應該交男朋友,去酒吧,或跟男人一起工作等等。這些修辭,在台灣也不陌生,因為這同樣是台灣強暴文化的一部份,利用對強暴的恐懼,控制、規訓女人。而在此控制下,女人重再回歸家庭、私領域,繼續被『好』男人保護,藉此將『壞』男人隔除在家庭之外。因而公共空間、夜晚的空間,仍然屬於男人。

  強暴文化和情人節有什麼關係?情人節,一個商業化的節日,讓男性繼續扮演者好男人保護者的角色,讓女人繼續當被保護者的公主角色。男人送花送巧克力,溫馨接送到高級餐廳吃情人餐,看場情人節電影,最後到「摩鐵魯」或「喉鐵魯」共度一夜春宵。在這個過程中,支持強暴文化的性別角色並未被翻轉或顛覆,反而一而再的被複製強化。不同的,只是情人節以浪漫泡泡與金錢包裝愛情,遮掩性別不平等的本質。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女性運動,或是反性暴力運動,都選擇在情人節這天發出聲音,讓大家注意到性暴力這議題──台灣也不例外。

  男女對立這個概念,是支持強迫異性戀(compulsory heterosexuality)出雙入對文化的最根本基礎。這個以異性戀建構起來的體制,成為整個社會組織運作的基礎。進入體制的人不但在文化上受到認可與支持,在資源分配上也具優勢位置。

  然而,很多人被排除在這個體制或是選擇不進入這個體制。這體制本身有非常多的問題,包括家暴、離婚、怨偶等等。可是不進入這個體制,除了污名化之外,更要忍受資源的剝削,以及被社會正常機構排除的命運。情人節,就是這體制的結晶昇華。於是,在美國,十年前的Qirky Alone Movement,把情人節重新定義為Qirky Alone Day,強調個人對愛情的自主性,並對商業化與強迫異性戀體制提出批判。

  出版雙語電子報,是想彌補台灣媒體的不足,希望學生看看國際間發生的事情,同時再反思自己的文化。我們以性/別作為主軸,是因為性/別無所不在,但卻又是最容易被忽略的。它很容易就被淹沒在國族、政治經濟等「重大」議題下,但許多人未曾注意到,這些議題也有性別面向。在此,希望藉由電子報的發行,讓大家更深刻的思考性/別政治。

  在二二八這天創刊發行,不只是希望大家注意到人權議題,更希望大家能注意到人權議題的性/別面向。二二八中活下來的女性受難者,雖然是以『受難家屬』的名義存活,但他們才是受難者。他們身處異性戀父權的文化制度以及白色恐怖的雙重迫害中,但仍堅強的活下來。她們是妻子,是母親,也是女兒,她們的生存,她們的經歷,見證了女人的生命強度與韌度,而這強度與韌度,足以打破父權資本主義對女人作為被保護者的狹隘定義。

 

   楊芳枝 成大台文系教授暨性別與婦女研究中心主任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成大性別婦女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